標簽:
徐靜波靜說日本江歌江歌媽媽 |
分類: 中國故事 |
11月21日是江歌遇害的農歷一周年,江歌媽媽一早去了女兒生命逝去的那一棟公寓樓,給女兒獻了一束鮮花。
這棟公寓,江歌媽媽不陌生,江歌遇害前2個月,江歌媽媽第一次到日本,母女倆就躺在這個屋子里,笑談過“江歌該找一個什么樣的男朋友?”江歌很純,24歲的生命里,沒有談過男朋友,只想讀完研究生,找一個會疼自己的好男人。
來我辦公室,江歌媽媽抱著女兒遇害的一包照片哭,想打開看一眼,可又不敢看。我還是拿一句老話勸慰她:“一輩子都不要打開,你只要記住女兒的美麗就行。”
江歌媽媽最近壓力很大,一方面開庭在即,新的案卷要看,檢察官要見,還要更換律師。另一方面,還要蒙受來自國內的網絡水軍對她激烈的人身攻擊。同時她還要擔心一些遭到水軍威脅圍剿的支援者會不會因為扛不住而別她而去。跟我見面,吐了二次,嘴上全是水泡。
江歌媽媽說,我反正已是行尸走肉之身,那些人怎么罵我都無所謂,徐老師您是公眾人物,他們這么攻擊你誣陷你,我真的很對不住你。這些人連幫助我的人都不放過,太狠毒了。
一家媒體采訪我,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幫江歌媽媽?”
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10年前,我去美國。在華盛頓坐飛機時,搞錯機場延誤了原先的航班。飛到芝加哥轉機去加拿大溫哥華時,已過了飛機起飛的時間。我急著跑到柜臺,用蹩腳的英語跟航空公司交涉,對方說了一大堆英語,我沒全部聽懂。怎么辦?于是我掏出一張紙,上面寫了幾個字:“請懂中文的朋友幫我”站在柜臺附近,等了5分鐘,就見一位男士跑過來,他陪我去柜臺,幫我換好了航班。
那一刻,我深深感悟到,當自己在異國他鄉遇到難處時,同胞的幫助是多么的重要。
過去10年,我至今還記得他的名字,叫“陳俊”。
江歌遇害后第二天,我們亞洲通訊社就進行了報道。當時不知道兇手是誰,更不知道江歌與劉鑫的關系,我們只是為一位滿懷夢想的年輕女孩子在異國他鄉的遇害感到萬分的惋惜。
后來江歌媽媽在微博上發帖,尋求在日同胞的幫助,我給江歌媽媽的微博發了一條私信,告訴她:“有什么需要幫助的,請盡管吩咐。”等江歌媽媽辦完女兒的喪事,她給我回了一封私信,說從許多的留學生中印證了我的身份,希望得到我的幫助。我寫了一篇有關江歌遇害的博客,并在我的喜馬拉雅“靜說日本”頻道上進行了一次廣播。
看了我的博客,聽了我的節目,最先跟我聯系要給江歌媽媽捐款的,是在中國國內的一批留日前輩,他們或在日資企業擔任高管,或在國內自己經營各項事業,大家都是為父為母之人,能深切理解江歌媽媽的痛。同時,在日本養成的那一種“先輩要照顧后輩”的情懷,也讓大家感到有一份責任心甚至一種義務,覺得必須給痛失女兒的這位單親媽媽提供幫助。
在這一種情懷的感召下,我覺得自己作為江歌的留日前輩,又身在東京,更應該為江歌媽媽做點什么。因為接下來在日本打官司、處理各種后事,對于一位農村婦女來說,有太多的困難要面對。
江歌遇害一個月之際,我剛好去青島講演。我于是與江歌媽媽聯系,我要去即墨市看她。青島市外僑辦、即墨市外僑辦的領導還有幾位關心江歌媽媽的網友,和我一起來到江歌媽媽所在的村委會,在那里見到了江歌的中學恩師、村支書、江歌的叔叔阿姨。也許因為我是從日本趕來的一位支援者,江歌媽媽見到我就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
我去了江歌的墓地,對江歌說了兩句話:一是代表許許多多關愛她的留日前輩與朋友們來看她;二是一定會幫助她的媽媽嚴懲兇手,給江歌一個說法。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決定要好好幫幫這位可憐的母親。一年來,與江歌媽媽一起走過了痛苦與磨難的日子,終于迎來了東京地方法院開庭審理審判陳世峰殺害江歌案的時刻。
江歌媽媽是一位極為堅強、并很有忍耐力的母親!她幫日本警方猜出了江歌手機的密碼,打開了她的手機,不僅看到了所有與劉鑫微信對話的記錄,也看到了女兒在推特上寫下的私密日記。對于江歌媽媽來說,她對于女兒遇害前后案情的了解,不僅僅來自于警方的取證與陳世峰的供詞、證人的證詞,還來自于女兒的手機。因此,她知道許多無比憤怒的真情,自然也知道女兒被害的所有細節。
當一位母親知道自己的女兒為誰死、怎樣死的時候,她的心每時每刻都在流血。
這幾天,我收到三份資料,一份是微博網名為“特別調查員”給我發來的一封警告信,告訴我落入他的手中沒有完人,并送給我一個“騙子”的封號。
另一份是網名為“免費寫手”給我發來的警告信,送給我一個“謠王”的綽號。
對這兩位躲在背后興風作浪缺乏人性的寫手,我只想說一句話:以后調查我個人資料的時候,希望再準確一些。譬如說我們亞洲通訊社的網站,我告訴你,亞洲通訊社還沒有做網站,只有旗下的報紙和“日本新聞網”才有網站。另外,我還是中國國籍,別給我取一個我并不喜歡的“渡邊靜波”的諢名。
也許是杞人憂天,我想當你們成為父母(或許已經是父母),以如此陰暗的心態來對待社會對待他人,怎么可能會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這三份資料中,還有一份是網友轉給我的,是劉鑫和“特別調查員”的微博私信聯絡的截屏。
我希望這一個私信截屏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話,那么我們都可以解釋,為什么網絡上會有這些攻擊江歌媽媽、攻擊我、攻擊幫助江歌媽媽的支援者的微博、微信?
徐靜波是不是“騙子”和“謠王”,并不重要,清者自清。但是,如果因此扼殺了海外華僑華人幫助同胞的熱情,這才是悲劇。
我們這個社會,最缺什么?不是錢,而是缺少真誠善良的愛。當一個社會變成“做好事是要付出代價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反思,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一些網站有這么多人的舉報,依然任憑這些人興風作浪,而不予以制止取締?為什么在日本的個別中國人也在背地里煽風點火?
在寒冷的秋風中,有幾十位中國留學生在東京池袋的街頭,排著隊等待著與江歌媽媽說上幾句話,給江歌媽媽一個擁抱,為江歌媽媽簽一個名。因為大家知道,身在異國他鄉,每一個人的學習與生活都不容易,“溫暖”是一種互助的渴望。有一天,當災難來臨自己的時候,同樣期望能得到同胞的幫助。我想,這不僅是在海外的學子們的期許,同樣也是她們的父母和親朋好友們的盼望!
江歌遇害案開庭在即,一些寫手的攻擊與誣蔑也在不斷地升級。我會一如既往地和許許多多熱心的網友、和在日本的同胞們一道,全力支持江歌媽媽把官司打下去,用一份愛,還江歌冤魂一個公道,給江歌媽媽一個活下去的動力,也希望給我們的社會點亮一盞溫暖的燈。
我們都有孩子,我們都期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