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親晚年,有一天忽然對我說,我放心了,不再擔心你了!那時我不知道他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只以為輕度的老年癡呆癥襲擾得他說話也啰唆了些,所以并不在意。直到他又舊話重提,我才忍不住問為何擔心我,擔心我什么。
父親說,四個子女中,他只對我在沒有征求意見的情況下定親,所以后半生都惶惑于這個“包辦”賭注下得對不對,若我不幸?;虬l生婚變,他便難逃“亂點鴛鴦譜”之咎,死都不安心。我明白過來后,打趣道,你老人家人情練達,火眼金睛,更兼神機妙算,哪會看走眼!父親就咧嘴而笑,說當初把你從中學堂叫回家,已犯下一過,要是再沒給你選對人家,可就害了你一生,還好我婿郎(女婿)夠意思,讓我有機會“將功贖罪”。父親說這話時臉不紅心不跳,眉宇間還流露出沾沾自喜之色,仿佛要為他導演的杰作論功。
父親自稱之過,在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有哪個家長不犯,有幾家不為生活所逼?我和姐姐各自的閨蜜,沒有一個能讀上高中,早早回家“修地球”后,沒有一個不早早嫁人了事。法不責眾,只是父親乃鄉野難得的文化人,知書達理,才會主動向女兒致歉。
父親當初在為我的婚事作主時,連他未來的佳婿長得是否歪瓜裂棗都不清楚,和我未來的公公婆婆“暗通款曲”之后,就同意他們來家相親(蒙在鼓里的我,一直以來都自嘲此為“驗貨”)。讓我奇怪的,倒不是一眼被他們相中,而是他們的主權竟也大到能擅自為當兵的兒子定親,更沒想到的是,這位“兵哥”未睹本姑娘的芳容(其實那時我也沒照片),竟也稀里糊涂地相信父母的眼光,不打折扣地服從父母之命。雙方的風險都夠大吧,我們都像是在下賭注。
那時的農村青年像是在比賽誰比誰更老實巴交更聽話懂事,連終身大事都聽任父母包辦,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自己傻得沒邊,起初還以為他們是來給哥哥牽線做媒的呢。那年本姑娘年方十七,啥都不懂,對父母的粗暴做法雖有不滿,但向來有懂事聽話的口碑,加上不容駁回的父母面子,也只能賭命般地“逆來順受”。
直到結婚三十周年回娘家時,母親才悄悄地跟我說,在這件事上她也一直擔心,怕我們有朝一日不和、鬧脾氣而怪罪父母當年的包辦,沒想到這些年風平浪靜,也從不見婆家的投訴。我嬉皮笑臉地說,都是你們一直教育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打死也不能給娘家抹黑,所以我什么都委曲求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省得如假包換。
事后才知,在未來的公公婆婆聯袂上門前,已有幾家向父親提親,都被他老人家以小女年紀尚小為由加以回絕。即使大隊黨支書來問,父親仍沒攀龍附鳳,直到堂哥一說他們家,這才滿口應承下來。身不由己的我,只能自嘲緣分天注定。
堂哥是大隊農技員,常常和大隊干部接觸,有天聽說大隊長為其當兵的長子當婚而愁,就把我夸了個天花亂墜。大隊長回家和妻子一說,次日就捎信給我父母,說要來我家喝茶。父親和大隊長夫婦皆認識,從堂哥那里得知他們的醉翁之意后,竟一口答應,他知道我自小怕他,要想提反對意見得向天借膽。
在知道被父親“拋售”后,我非常生氣也非常無奈,卻沒膽量對抗,只能在心里狠狠地罵堂哥多管閑事、忘恩負義。那些年,受父母助人為樂的影響,得益于父母的諄諄教誨,堂哥家什么農活少得了我,他親妹妹都沒我這么給力呢,為何還要“出賣”我?那幾天我特別不開心,覺得自己好失敗,處處為家里和堂哥著想,到頭來卻被“暗算”。我也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父親是“主謀”,母親和堂兄充其量只是個“幫兇”。
我的情緒逃不出同床就寢的母親法眼。母親雖沒文化,但生活的積累和平時的觀察,知道哪種人好相處哪種人難溝通,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入好人家,因此做起思想工作來,簡直如木梳般條條是道:你父親說他們是本大隊人,知根知底,他們夫妻倆都有素質,你嫁到他們家后應該不會受虧待,要是遇上那種橫腸刁肚的公公婆婆,照你生性膽小從不敢與人辯理的性格,可就有苦受了。
聽了母親的解釋,我還是拿不定主意,又去閨蜜家密謀。待字閨中的她聽到男方家的情況后,就說橫豎都得嫁,既然把他說得這么好,就別讓幸福擦肩而過了。閨蜜的話雖沒讓我盡釋前嫌,卻也不再賭氣,草草認了命。
終身大事就此定下后,之前提親被拒之人就責怪起父親來,說大隊長來提親又沒過個年,你女兒怎么就適齡了呢,還不是嫌棄我不是大隊干部。我聽母親說這些風言風語時,一時也如水牛過小巷般轉不過彎來。父親的解釋卻很坦然,說老魏家的兒子現在還當著兵,退役回來就都到了法定婚齡。父親挺精明,亮出的理由夠充分,瞬間平息“眾怒”,倒讓我在心里猛夸一番。
何曾想到,父親幾十年來也一直有堵心墻,生怕當年的任性包辦會“賭”掉女兒一生的幸福。過于重男輕女的他,對我始終心懷愧疚。他用二十多年的觀察,看到女婿遠勝“半個子”后,那堵涂鴉著擔心和抱愧的心墻始才冰釋。能讓他老人家放心西去,我深深感恩著丈夫。
父親倒下那天,我那開公交車回來的丈夫,一進門就在他遺體前下跪,痛哭失聲。在場的親人和左鄰右舍看在眼里,也清清楚楚地聽到了他下跪時那重重的“咚咚”兩聲巨響,都言這個女婿打著燈籠難找!
2
……選讀結束,更多內容:《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21年第12期